香港的短期降雨預報

四月份香港天氣反覆,時晴時雨。有指春夏之間天氣難測是理所當然,將責任歸咎於天文台是極不公平,盲目指責乃不負責任;而另一方則認為天文台應檢討現行天氣預測的用詞和提升準確度。究竟天文台在預測降雨時有甚麼限制?天文台的預報又有沒有改善空間?
所有文章
四月份香港天氣反覆,時晴時雨。有指春夏之間天氣難測是理所當然,將責任歸咎於天文台是極不公平,盲目指責乃不負責任;而另一方則認為天文台應檢討現行天氣預測的用詞和提升準確度。究竟天文台在預測降雨時有甚麼限制?天文台的預報又有沒有改善空間?
早上六時三十分,香港天文台發出了黃色暴雨警告。天空黑得像要塌下來般。我不怕,也不能害怕,因為如果我不能準時在上班時間到達公司的話,這個月的勤工薪金便會像暴雨一樣,遭洗擦得一乾二淨。
2016年4月13日的大雨引來對暴雨警告很大的爭議,有人指出雨勢甚大、為何只發出黃色而非紅色暴雨警告,亦有人指應看數據、單憑感覺不科學。藉此機會,我們希望探討一下暴雨警告系統的設計、數據處理的問題、以及香港天文台的難處。
2015年5月27日的局部地區性大雨,為荃灣、沙田及馬鞍山帶來超過40毫米的雨量,而大埔船灣淡水湖一帶更超過50毫米。是什麼做成這個局部地區性的大雨呢?
「N 年一遇」其實是一個或然率 (Probability) 的概念,雖然在天氣預測或報告中的用途非常有限,但這個概念其實早已廣泛應用在排水系統的規劃和設計的範疇。